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 > 第33章 许个好人家

第33章 许个好人家 (第2/2页)

年少时被举孝廉为郎,后因病辞官,未展露才学便回了家乡。

武威并不是大郡,每年也才有一个举孝廉的名额,可想而知,贾诩拿到这个名额颇为不易。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豪强出身的人,却并不像关东的世家子那般不知民生多艰。

凉州地处边陲,常年受匈奴、羌人袭扰,再加上水源不多,能耕种的土地并不多。光武之前,陇右之人还可上马搏一个功名,可随着都城东迁,朝廷对边地的掌控减弱,除去靠近水源的县治、郡治外,寻常农户们光凭种地,忙活一年也凑不齐养活一家的口粮,所以青壮只能在农闲时去参军,领些粮饷。

是故穷者愈穷,朝廷除了每年要在关东征兵员送到关西守边、抗羌外,还需运送海量的粮食到三辅、凉州以供军民两用,也正因如此,前太尉崔烈才会说出那放弃凉州国土,送与羌人、匈奴的言论,董卓对崔烈的恶劣态度也就可以理解了。

而贾诩,作为土生土长的凉州人,对于家乡的境况也只能是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。他又何尝不想在凉州施以教化呢?

培养本地士人,不仅能充实基层官吏,更能占领朝堂,发出更多的声音,让天子,让关东的世家们知道凉州的重要。

可以如今的局势来看,凉州就算设了学宫、私塾,又有谁人能来呢?不事耕种、不去参军,家里就会有人饿死,谁能以家人的生命为代价,去求那样一个虚无缥缈的机会呢?况且,也没有哪家豪强能出这些钱粮办学,顶多就是请位先生教授自家子孙,与关东无异。

“文和为何要想着办学宫呢?”作为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人,何苗深知什么才是最珍贵的,人才最珍贵。

“请一两位博学名士,定居于凉州,便能吸引士子西出函谷游学拜师,关西士人也能因此收益。每年有一二位关西士人学成,数十年后,关西便留下了数十位有才学的士人,而这些士人又能收徒授业,士人的徒弟又能收徒。循环往复,凉州即使身处边陲,亦能有学风之根基。”

一个鸡生蛋、蛋生鸡的理论闭环就产生了,而且贾诩显然不会问是先有的鸡,还是先有的蛋。

贾诩听完这一番话,茅塞顿开。他初入仕途之时,便是想为政造福一方生民,可却阴差阳错,入了董卓军中,如今聪明才智虽在,却只能成为一位谋臣,当不了治臣。可若是要问贾诩,他是否想做一个治臣,贾诩的回答肯定是愿意。

“车骑说的这些,贾诩学到了。”

“那不知文和可否帮我个忙?”

“帮什么忙?”

“将我与太后放出这显阳苑,留我二人一条性命。我已允诺劝说都亭诸将归顺司空,司空总不该连这点信誉都没有吧。”

从杀了伍宕,董卓却还把自己关在显阳苑中时,何苗就知道了,董卓必定不会让自己活着离开,不会让一个有机会染指都亭军权的人威胁到他。

何苗不知道的是,董卓在把都亭将校召来此处时,已派人将他们的家小劫走了。董卓就算放走了他,他也没办法说动都亭军反叛。

董卓留下何苗的原因很简单,既然已经决定废了刘辩,那何氏一门就不能再留在世上。从何太后,到舞阳君,再到何苗,只要这三人死绝,弘农王就再没有任何夺回权位的希望。

而且董卓并不想现在就和自己的师相撕破脸皮,他要的只是能安全退回关西,他知道自己哪怕是夺了并州军与都亭军军权,也难同袁隗抗衡。而一旦他与袁隗相争,手下的兵士不知道还能有多少听从他的指挥。

但董卓毕竟帮袁氏做了不少事,废帝,诛灭何氏外戚一门,消除了最后一丝威胁。这样,袁隗就不会贸然动自己,朝内的臣工、世家大族们也都在看着袁隗呢。更何况,董卓已经在着手拉拢盟友了,那些不甘心袁氏永远压在头上的名士、世家们,他们好不容易遇到机会,又怎会不敢冲上去撕咬两口呢?

董卓与贾诩的谋划有三点,一是悄悄夺取足够的兵权,让袁隗在兵力上没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;第二是拉拢名士大族,这能让袁氏不敢妄动;三是堵上袁氏的嘴,你袁隗要让我做的事我做了,要让我背的黑锅我背了,你不能还要性命吧!

这三点少一点都难以阻挡袁氏杀董卓的决心,杀个没兵权的边地武将,杀了就杀了,不会有人在意;不拉拢名士大族,袁氏也不会有顾忌;不做完袁隗交代的事,就会给袁氏借口。

但如果条件都聚齐,此时袁隗若再动董卓,损害的威信就不是一点半点了,连实力已经如此强劲的董卓都说杀就杀,给其他人的印象又会是怎样?那些袁氏的门生故吏会不会也联想到自己“狡兔死、走狗烹”的结局?那些世家大族会不会也担心袁氏的实力,也担心袁氏不按规则办事?

所以,董卓必不会放何苗离开,而参与谋划的贾诩同样如此。

“这事我办不了,若是车骑想吃点什么,末将可以办,甚至是想找个女子进来,贾诩也能满足车骑的要求。”

女人事后杀了便是,贾诩不会拎不清这其中关节。杀三人活千人的生意,谁都会做同样的决定,而杀三个送一个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。

“既然办不了,那就请文和在我死后,帮我带句话吧。”何苗的话有些慷慨悲壮。“帮我转告守宫令荀彧,就说我恨与他相见太晚,没有机会与他对酒当歌,共畅胸怀,也请他在我死后找个好人家许了吧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