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 > 第38章 尚书令

第38章 尚书令 (第2/2页)

···

蔡邕又在之前那个军士的护送下,赶往显阳苑,可他并没有在此见到董卓,只好在苑中等待,遣那军士回蔡府照看。

蔡邕苦苦等待的董卓,此时正在河南尹官署中。

“子师兄,此职只能由你来做。”董卓言辞恳切道。

“为何?我资历不显,又有入狱劣迹,我任尚书令,他人能服气?”

“此言差矣,卓恰以为只有子师兄能做这个位置,袁氏、何氏故吏、并州军,还有天子,四方都不会反对这个任命。”

董卓本是遣人来将王允送至尚书台,可王允紧闭官署们,拒不见西军,董卓只能自己来一趟。

天子生母姓王,且与王允同出于并州。王美人家乡赵地是赵国祖地,而太原王氏所在,是赵国故都晋阳,可见两方关系之紧密,故天子乐于王允录尚书事。

而王允又与宦官有血海深仇,且声名俱佳,袁隗不会反对此事,因为王允绝不会给宦官们翻案。宦官们有污名,则灵帝、弘农王威望亦会受损,袁氏乐见其成,也更便于自己掌控朝政,对年幼的小皇帝施加影响。

王允复起是何进之意,何进对王允有提携、活命之恩,朝臣也都知道二人之间的关系,不仅何氏故旧不会反对此事,袁隗恐怕更喜欢有人能分外戚之势。

且并州军知道董卓提携王允入主尚书台,必定会更信服愿意起用边地人的董卓,更何况董卓本就是边地之人。

只要王允愿意与袁隗抗衡,董卓甚至愿意帮助王允掌控西园八校。董卓知道袁绍与淳于琼要出奔,可他在蔡邕家拉拢曹操并未成功,身边之人也就弟弟董旻有名义执掌西园军。

奉车都尉管皇帝车马,有资历,也有名义统率天子亲军,只是董卓知道,眼下无人会在支持自己褫夺兵权,就连今日这么快收服都亭军,也是仰仗了何苗的帮助。

“仲颖..”

董卓安静地听王允的下文。

“若我任尚书令,你意欲何为?”

王允目光如炬,紧盯着董卓,流浪的几年,让王允有了一双能勘破世事的眼睛,确切的说,他在接触过升斗之民后,更能洞悉世事了。

“欲扶保天子亲政,还政清明。”董卓的回答果断且坚决,对着王允的目光毫不露怯。“不知子师是否亦有此想?”

“那为何你会任由西军抢掠?”王允是带过兵的,又出身边地,不会似蔡邕那般看不清局势,他知道西军所为是依照董卓之意。

“若无此为,卓不日将死,天子也将...”董卓没有明说,他知道王允知道自己的意思。

“我自四月统兵入河东,已有百五十日离乡,下面人皆不服水土,偶有怨言。数日前收到袁氏命令,更是从河东急行军数百里,强过函谷,直奔洛阳。期间又违抗了数封命我还军的诏书,你说将校士卒会做何想?我只能以此拙计稳定军心,拉拢并州军士。

袁隗威逼我废立天子,我难道不知无论是否遵从都难逃一死?可我手里这三千西军呢?他们皆是好男儿,随我征战四方,百战皆捷,难道我能看着他们因我而死?

那些并州军又何尝不是?你忍心看着乡里死于洛阳,难归故土吗?”

董卓的前半截话是在解释,或者说是在狡辩,朝廷数次劳军,西军并不缺封赏。

可董卓也知道王允要听的不是这些,王允要的是一个理由,一个让他入局的理由。

袁隗的僭越、皇室的势弱给了王允由头,并州乡里则是击破他心坊的致命武器。王允自从被宦官陷害后辗转多地,靠的就是家族委派的乡里人救助和隐藏行迹。

一个常年有异族侵扰、抢掠的地方,其地之民往往会更为团结,而且并州地并不富饶,多是高山沟壑,这也使得并州人更愿意抱团取暖,同样的,扬州、荆州、益州也是如此。

凉州也在边地,受异族侵扰地更多,但颇让人玩味的是,羌人与凉州民之间常有联系,经常交换物资。凉州民本就剽悍,与羌人之风相和,而起一些逃犯就喜欢到羌地躲藏,逃避官府的追捕。因此凉州的良民与恶民间,更像是泾渭分明。

“若我入尚书,行丞相事,你需要我如何做?”王允松口了。

“不需子师兄冲锋陷阵,只望能阻拦袁氏一二,阻截乱命。”

“以我一人之力,难以阻挡袁氏锋芒。”

“无需子师兄担心,我已征蔡邕、荀爽等人,共抗袁氏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