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挑战历史: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> 第25章 改善民生

第25章 改善民生 (第2/2页)

为了改善民生,提高生产力水平是必要的。

“衣”方面:

赵构带领学生制造出了装有16个锭子的手摇式纺纱机,可以用于棉、毛、麻纤维纺纱,提高了纺纱效率。随后开办纺织厂和制衣厂,以此把女性从繁重的纺织工作中解放出来,让女性也可以创造财富。

由于受到封建伦理纲常的影响,女性抛头露面是不被允许的,纺织厂几乎没有招到女工。因此,赵构发动官员到民间做了大量思想宣传工作,喊出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的口号,鼓励女性从家里走出来,到厂里上班挣钱增加收入。

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,又许以高薪,编造一些穷苦女性依靠纺织厂创造辛福生活的软文故事。一顿铺天盖地的宣传后,厂里终于招到够了女工,步入正轨。

纺织厂和制衣厂生产的货物质量好,价格低廉,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小农经济模式,抢了许多手工业者的饭碗,遭受到了民间的抵制。

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这些物美价廉的货物确实让“有衣服穿”这件事变得容易多了。不久后,抵制的声音就渐渐被“真香”的声音取代了。就像现代的某国人抵制日货,抵制iphone,抵制NbA,抵制NIKE……不到三天就集体真香。

好的商品,永远不可能被抵制!

“食”方面:

从美洲带来的高产薯类作物已经大面积推广出去,用不了多久就会遍及全国各地。只要家家户户都种上红薯,大宋将不会再被饥荒频发的问题所困扰,全天下都能吃上饱饭。而且,人口也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。清朝能从明末的一亿多人口增长到四亿多靠的就是薯类作物。

南瓜、辣椒、西红柿等作物也出现在田间地头,活跃在了老百姓的餐桌上。御膳房的番茄蛋炒饭也在民间流行起来,满大街开满了麻辣火锅店……这些皇帝才能吃到的宫廷珍馐逐渐趋向于平民化,从侧面反应了新作物高效的推广速度。

此外,赵构还带着学生进入司农寺做植物遗传学实验,积极研究高产杂交作物。

“住”方面:

为无家可归的流民修建临时住所,为国营工厂的工人提供免费住房,扼制城区的房价,坚决贯彻房住不炒的方略。

为了提高建筑的建设效率,又在各州创办国营水泥厂,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住房条件差的百姓,让他们能够改善自己的居住场所。

“行”方面:

在每个时代,道路都是经济发展的动脉,道路网络的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
由政府出资修建了大量的乡村道路,延伸到乡村组户,直接服务于农村,造福于农民。

一系列的仁政方针,极大地改善了大宋百姓的民生状况,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空前提高,赵构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