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诸天领主路之从1188开始 > 第十二章 掌握

第十二章 掌握 (第2/2页)

为了掩盖“靖康之难”中大量宫廷、宗室妇女遭到凌辱及在金国为奴、为娼的屈辱历史,减少执行投降政策的压力,南宋高宗禁止私人修史。

《三朝北盟会编》中虽然反映了民间女性所遭到的金兵侮辱,有关宫廷和宗室女性的遭遇却不见记载。

《靖康稗史》该书辑录了当时尚存的七种笔记,其中《开封府状》、《南征录汇》、《青宫译语》、《呻铘吟语》、《宋俘记》五种笔记从不同角度记载了北宋都城陷落、宫廷宗室女性北迁及北迁后的情况,该书最大的特点是保留了宋、金双方的记载。

也正因为靖康之难中,北宋后宫嫔妃、宗室妇女全部被掳往北方为奴为娼的历史,既是南宋人难以启齿的耻辱,也是激励南宋人抵抗金兵南下的动力。

但对于南宋道学家来讲,这场灾难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: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南宋时期,金军的频繁入侵随时都会使女性们遭到贞节不保的噩运。

如何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保住妇女的贞节成了道学家们关注的问题,他们舍弃北宋时期重生存轻贞节的观念,提倡妇女舍生命保贞节,这种观念也逐渐被士大夫们所接受。

经过道学家们的反复说教和统治者的大力宣传,到了明清之际,女性的社会活动和生存空间日益缩小,而标榜她们殉节的贞节牌坊却日益增多,在生存与贞节之间,女性们除了殉节外已别无选择。

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,战败国的女性成为占领者的战利品和蹂躏的对象,她们不仅要承担国破家亡的精神痛苦,还要承担身体被辱的身体痛苦、受人歧视的心理压力。

胜利者为了掩盖暴行而篡改历史,亡国者为了掩盖屈辱而隐瞒历史,被掳往金国的北宋后妃及宗室女性在历史记载中就这样被忽略了。

不能保家卫国,不能护卫妻儿,这样的朝廷要之何用?

这也是邢承恩思想政治课主要灌输给下边人的思想。

邢承恩也没指望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接受明白这些,只要日日灌输下去,不用担心他们不能理解这些内容。

李六魁他们可能还会对南宋朝廷有些念想,但是这些少年人以后一定不会。

如果了解历史的话,可以发现同样一个民族,只要经历三代人以上的隔阂,文化和身份认同就会越来越低。

好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,各路诸侯混战。

但此时的老百姓大多都认可汉朝,都希望能匡扶汉室。

因此大多数诸侯必须打着汉朝的旗号,曹操甚至亲自把汉献帝接过来供养,挟天子以令诸侯。

但随着时间推移,随着老一辈人逐渐离去,老百姓对汉朝的认同度越来越低。

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,也就是仅过去了30多年,中国北方的百姓已经不再认同汉室,而是改称自己叫“魏国人”。

何曾几时,只要高举“复兴汉朝”的旗帜,就能一呼百应,但到了后来却再也没有几个人响应。

诸葛亮北伐终究成为“知天易,逆天难”的绝唱。

再比如南宋初期,中原的老百姓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是宋人,对烧杀掳掠的金国士兵有咬牙切齿之恨。

因此南宋刚开始北伐的时候,周边百姓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,年轻人也积极踊跃参军,南宋军队几乎不用担心粮草和兵源补给的问题。

等过了30年,当南宋再度北伐的时候,已经没有百姓再帮他们了,因为这个时候的中原百姓很多已经不再认可自己是宋朝人,对于这场战争他们大多袖手旁观。

等又过了30年后,中原老百姓甚至都不再认为自己是汉人,他们以胡人身份自居,大量加入金国军队,帮助其一起攻打南宋。

导致这种身份认知变化的原因,跟制度和经济关系不大,事实上南宋无论人均收入和制度水平均在金国之上,是时间改变了当地居民的认知。

.......

由于年轻人是社会最活跃的群体,也是观念转换最快的群体,因此邢承恩更重视对年轻人的教育。

对李六魁等人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岳飞的经历上面。

把宋朝官家的心思掰开了揉碎了说明给他们听,就算他们以后真建功立业,不过是被宋朝官家忌惮。

金人都说岳家军不可战胜,但是赵构就是搞了个风波亭大捷。

你李六魁等人能比岳武穆还强?

不怕被赵家人再来个什么亭大捷吗?

一边是虚无缥缈名义上的官家,一边是实实在在带来利益的上官,谁对自己好大家心里还是有点数的。

邢承恩来澎湖列岛两个多月,大家的生活已经开始好转,再也不是之前姥姥不疼爷爷不爱的状况,大家自然心向邢承恩。

总之各种话术加看得见的利益,在时间面前,这些人都将被收服,邢承恩算是彻底掌握澎湖列岛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