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樊不多奇闻怪谈 > 第13章 人形雕像

第13章 人形雕像 (第2/2页)

高瑀一见到皇甫玄真,不禁肃然起敬。皇甫玄真开门见山地说:“鄙人此次前来,特意请求尚书大人饶恕田知的性命。”高瑀立刻回应:“田知欠的是官府的钱款,并非我个人财产,我如何能擅自决定?”皇甫玄真请高瑀屏退左右,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块神秘的手帕,声称是从新罗得来的宝物,具有驱除尘埃的神奇力量,愿意以此赎回田知。高瑀接过手帕,立即感觉全身清凉,惊讶地说:“这等神器不是人臣所能拥有的,而且价值无法估量,恐怕田知的性命难以抵偿。”

皇甫玄真主动提出验证手帕的神奇功效。第二天,他们一行人在城外举办了一场宴会。当时正值大旱,尘土飞扬,高瑀回头发现自己的马尾鬃毛以及随从们身上竟无一丝尘埃。监军使察觉到了异样,好奇地询问高瑀缘由,高瑀不敢隐瞒,如实相告。监军一听,脸色顿时不太好看,坚持要见皇甫玄真,高瑀只好带他一同前往。监军半开玩笑地问:“仙长只知道高尚书吗?还有何宝物可以让我们见识一下?”皇甫玄真详细解释了救田知的意图,并提及这神奇药物出自海东之地,现还剩下一枚针,效力略逊于手帕,只能让一个人免受尘埃侵扰。监军听后,恭敬地请求得到这枚宝针。皇甫玄真从手帕上抽出一根金光闪闪、大小如普通缝纫针的宝针递给了监军。监军立即用这针试验,果然在尘土中行走,尘埃仅仅触及到了马鬃尾。

自此以后,高瑀与监军每日都会恭恭敬敬地拜访皇甫玄真,试图探寻更多的修行之道。然而,一夜之间,这位神秘的皇甫玄真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,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传奇故事。

在古代秦帝国的咸阳宫中,摆放着十二座青铜铸成的人形雕像,它们各自端坐,高度都在三四尺左右,整齐排列在一张巨大的宴席上。这些铜人们手中分别持有琴、筑、笙、竽等各种乐器,身披华丽的丝带与花朵装饰,活灵活现,仿佛真人演奏一般。宴席下方还隐藏着一排铜管,其中一个铜管口高出地面数尺,内部空空如也,里面藏着一根手指粗细的绳子。只要找个人对着空管吹气,另一人拉动绳子,那些铜人手中的乐器就会自动奏响,乐音和谐悦耳,与真实的乐队演奏并无二致。其中还有一架特别的琴,长达六尺,镶嵌着十三根弦和二十六个徽位,通体镶满了七种宝石,铭刻着“翠玉之乐”的字样。还有一支玉笛,长度为二尺三寸,设有二十六个音孔,一旦吹奏起来,眼前就能幻化出车马穿越山林的景象,随着音乐节奏依次出现,停止吹奏时,景象又瞬间消失,这玉笛上还镌刻着“昭华之管”的印记。

那时候,北魏的高阳王元雍身边有一位美艳动人的徐月华,她擅长演奏一种名为卧箜篌的乐器,能够演绎出《明妃出塞》那般凄美的旋律。

而一位名叫田僧超的音乐家,有着独特的才华,他能用笳吹奏出《壮士歌》和《项羽吟》这样激昂悲壮的曲调。每当大将军崔延伯出征之际,他总会现场演奏壮士之音,激励将士们奋勇向前,甚至敢于单骑闯入敌阵。

唐代开元年间,有一位叫做段师的琵琶高手,他使用皮弦弹奏琵琶,而另一位琵琶名家贺怀智尝试用拨子弹奏皮弦琵琶,却始终无法奏出和谐的声音。

蜀国的将军皇甫直精于音律,即使敲击陶器也能判断时节月份,他还特别喜欢弹奏琵琶。元和年间,他曾创作了一个新曲调,在凉爽的傍晚,面对着水池独自弹奏。原本应该是黄钟调的曲子,却弹出了蕤宾调的感觉,他反复调整琴弦多次尝试,结果弹出的依然是蕤宾调。皇甫直感到困惑和不满,认为这是一种不祥之兆。第二天晚上,他又来到水池边再次演奏,结果声音依然如故。当他换个地方演奏时,却又恢复成了黄钟调。皇甫直决定挑战蕤宾调,再次在池边弹奏,这次弹奏时,他感觉到岸边有波纹涌动,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水底激起水花,每次下拨弦时,那个物体就消失在水底。皇甫直召集人手抽干了水池,经过几天挖掘,终于在泥浆下找到一片铁片,原来那是调谐蕤宾音阶的铁铃铛。

王沂这个人,平生不懂音乐,有一天早晨醒来后突然发现自己有了弹奏琵琶的能力,他创作了几首前所未闻的曲子,比如《雀啅蛇》、《胡王调》和《胡瓜苑》,听过的人都被深深打动,忍不住泪流满面。他的妹妹请求学习,他教了几句,谁知妹妹很快就忘记了,之后再也无法重现那些曲调。

此外,还有人用猿猴的手臂骨制作成笛子吹奏,那声音清澈圆润,远胜于一般的丝竹之音。据说琴也有灵气。我曾认识一位道士,他能通过鉴赏琴音来预知吉凶祸福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,被攻击选 速盾